可信的炒股配资平台 定居广州的当红博主江寻千当选“中国非遗年度人物”:更多“年轻人和非遗之间的桥梁”正在涌现!_视频_铁花_文化
6月26日可信的炒股配资平台,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指导、光明日报社与光明网主办的2024“中国非遗年度人物”评选结果正式揭晓。
其中,拥有超两千万粉丝的短视频领域创作者刘雅睛@江寻千(九月)的入列尤为引人注目。
这位来自湖南衡阳的“95后”女孩是广州寻千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,现定居广州。曾经是原画师的她,如今已成为传统文化领域的知名短视频博主。她曾花费数日习得英歌舞,并跟随英歌队在潮州古城一同演绎“中华战舞”的热血澎湃。
会雕刻冰龙、会做纸鸢、能打铁花……江寻千成为确山打铁花的第一个女传人后,甚至组建了千百年来的首支女子打铁花队。“上手好快”“干啥成啥”“学什么都认真”是众多网友对江寻千的印象。
展开剩余75%“我想做年轻人和非遗之间的桥梁。”江寻千曾说。从爱好者到传播者,她的努力让更多非遗技艺被看见。
身体力行,呈现非遗最美的样子
据报道,江寻千从小就学习画画,虽然没有考入理想院校,但始终不曾放弃对美术的追求。进入社会后,起初她在游戏行业工作。江寻千的爷爷喜爱京剧,她从小受到爷爷的熏陶也爱上了京剧,并在广州青年京剧社中和票友们一起学习了6年京剧。
2019年辞职后,她成为了一名自由原画师(又称为概念设计师或插画师)。同年11月,江寻千开始在抖音发布短视频,她分享美食、制作糖画,也逐渐接触更多的非遗手艺人。
“最初拍非遗是出于我的个人爱好。因为我发现小时候喜欢的民俗越来越少见了,我想唤起大家的回忆。其实非遗与我们并不遥远,比如一个水杯,可能是景德镇的陶艺,家里用的老桌子,可能是中国的榫卯工艺,非遗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。我的视频也会更关注快被人遗忘的技艺。”
在江寻千看来,目前非遗还处于一种需要被大家进一步认识的状态,“有种‘明珠蒙尘’的感觉,我们只需要吹开那层‘灰’,大家就能见到它最美的样子。”
抱着如此信念,江寻千陆续走访各地拜师学艺,用习得的“十八般武艺”讲述了数十种传统手工艺及上百位传承人的故事,将那些“不为人知”的濒危文化遗产带到千千万万网友面前。截至发稿前,她的抖音账号已有超2200万粉丝。
“非遗新青年”正掀起一股“国潮复兴”热浪
近年来,越来越多年轻人传承和传播非遗,90后、00后成为生力军,社交媒体平台则成为助推非遗传播的重要力量。
江寻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:“年轻人是最喜欢非遗的一个群体,特别是这两年,非遗创作者像雨后春笋般涌现,他们不计成本,也不会去想回报,就是一腔热血想干这个事情。”
今年5月发布的《2025抖音非遗数据报告》数据显示,过去一年来,新增国家级非遗相关视频超2亿条,同比增长31%;1400万网友通过抖音分享非遗体验,相关短视频播放量达7499亿次,平均每天有6.5万场非遗直播。
在创作非遗内容的人群中,年轻力量明显崛起,抖音里30岁以下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同比增长24%,发布非遗视频的00后数量增长高达95%。
不仅是江寻千,一批深耕传统文化的短视频创作者正在互联网上掀起一股“国潮复兴”的热浪,斩获众多年轻网友的心。例如“非遗大女主”李子柒沉寂三年归来仍是“顶流”,又如成功制作出濒临失传的羽毛风筝、复原《红楼梦》里宝玉的雀金裘的南翔,擅用特效技术成为国风变装“天花板”的朱铁雄等等。
这些内容创作者凭借巧手和热情,学习并传承了一项项几近失传的非遗技艺。他们愿意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去学习和打磨,用心、用情、用力制作高品质文化内容,打动了无数年轻人,以至于让粉丝都不敢催更,成为快节奏视频创作潮流中一种独特现象。
新媒体语境下,每个人都是文化的守护者与传播者。这群“非遗新青年”正用当代语言诠释古老智慧可信的炒股配资平台,让沉睡的技艺在快节奏的当下逐渐苏醒。
发布于:广东省